一场0比3的惨败,让上海海港的亚冠征程戛然而止。面对J联赛劲旅神户胜利船,球队在主场吞下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失利。比分固然刺眼,但赛后发布会上主帅穆斯卡特的一番话,或许比失利本身更让支持者们感到心惊与失望。
比赛的过程无需过多赘述,从战术部署到临场发挥,海港队全面处于下风。神户胜利船用高效的传控和犀利的反击,给中超新科冠军上了一课。对手踢的是现代化的先进足球,而海港则显得步履沉重,办法不多。输掉一场定生死的比赛,遗憾,但并非完全不能接受。
真正的问题,在于主教练穆斯卡特赛后对这场失利的“定义”。
当被问及如何总结本赛季时,他将中超冠军形容为“巨大的成功”,并认为这是“非凡的成就”。赢得联赛冠军固然可喜,但将国内冠军置于如此之高的位置,恰恰暴露了俱乐部乃至当前中国足球一种普遍存在的“舒适区”心态。仿佛一个国内冠军,就足以掩盖所有问题,成为一整个赛季的免死金牌。
更令人愕然的是,他将这场0比3的溃败,轻描淡写地归结为“一些小细节没有做好”,并表示“我们创造了机会,只是没把握住”。这番言论与球迷在现场看到的全面被动、几无还手之力的比赛内容大相径庭。这并非一两个机会没把握住的遗憾,而是从比赛强度、战术执行力到个人能力全方位的差距。这种避重就轻的总结,缺乏对失利真正的反思,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。
这番表态之所以“可怕”,在于它可能揭示了两层更深的危机:
其一,是战略目标的矮化。一家志在亚洲赛场上有所作为的俱乐部,其终极目标不应仅仅是国内称王,更应在亚洲舞台证明自己。然而,主帅却将国内冠军奉为最高成就,无形中降低了球队的追求上限和雄心壮志。这种“窝里横”的心态,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多年来难以在亚洲取得突破的重要思想桎梏。
其二,是认知上的巨大鸿沟。如果主帅真心认为这场失利只是“细节”问题,而非战术、能力和备战上的根本性差距,那说明教练团队并未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认识不到差距,又何谈改进与提升?下一次外战,很可能只是另一场失利的重复。
输球是竞技体育的常事,可怕的是失去直面失败的勇气和认清差距的诚实。球迷可以接受球队技不如人,但难以接受主帅用一套“精神胜利法”来敷衍了事。上海海港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不错的国内球员班底,球迷们期待看到的,是一支有野心、有骨气、敢于在亚洲赛场亮剑的球队,而不是一个满足于国内成绩、对外战惨败轻描淡写的“温室冠军”。
穆斯卡特的这番话,仿佛一盆冷水,浇灭的不仅是对于这场失利的反思,可能还有人们对这支球队未来的更高期待。心态若已崩于认知,那么未来的路,只会更加艰难。